Skip to content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提供多元化SME/SMB服務資源,包括成立公司、商標、會計、財務、秘書、電訊、宣傳等中介服務。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私隱聲明
  • 公司營運
    • 成立公司、開公司、註冊公司、香港有限公司
    • 公司秘書
    • 會計服務 Accounting
    • 報稅 Taxation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財務
    • VISA、MC 信用咭機 / 網上收款
    • 查詢TU信貸報告
  • 網站及設計
    • 網站設計
    • 設計及撰稿
      • 品牌設計
      • 翻譯、稿件編撰
    • 網站寄存
    • 付款平台
      • VISA / MC 網上付款
  • 辦公室服務
    • Coworking – Hot Desks
    • 尖沙咀共享工作室
    • 蒸餾水: 冷熱水機
  • 電訊服務
    • 商業寬頻優惠
    • 話音及互聯網服務
    • 自動回覆客服系統AutoReply System
  • 網上推廣
    • 數碼線上推廣方案
    • eDM 電郵推廣平台
    • eDM 電郵廣告
    • 網站寄存
  • 電子管理系統
    •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HRM)
    • HKBN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電郵推廣發放平台
  • 網上資源
    • 中小企:政府的資助
    • 申請科技卷的手續
    • 中小企產品 / 服務 (供應商名錄)
    • 貿發局中小企資源
    • 工貿署: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
    • SME One 中小企一站通
    • 中小企商會名單
  • Toggle search form
  • 埃爾奧拉皇家委員會宣布沙蘭度假村及國際峰會中心之承包商和項目動工 美通社新聞
  • 唯鏈成為亞太起源委員會唯一公共區塊鏈協議 美通社新聞
  • 河北建設集團發佈2020年經審核業績 美通社新聞
  • The Sandbox 與多個香港合作夥伴建立 Mega City 2 美通社新聞
  • SHEIN 呈獻 2022 年秋冬時裝展「ROCK THE RUNWAY: SHEIN FOR ALL」 美通社新聞
  • 「敢創.藝術營2024」 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美通社新聞
  • 前霍尼韋爾全球高增長地區總裁沈達理先生加入維世擔任主席 美通社新聞
  • 在被列入UNESCO世界遺產的韓國山地佛寺體驗令人難忘的Templestay 美通社新聞

Category: 市場資訊

(轉貼)香港貿發局周訊: 開拓內地零售市場的竅門

Posted on 2011-09-21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龐大的內消市場商機處處,加上內地政府推行政策拉動內需,為勇闖內地開拓零售市場的港商帶來無限機遇。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港商在進入內地零售市場前,應盡可能評估本身的實力和風險承擔能力,並制訂合適的營運和收入模式。有見及此,貿發局主辦的中國商貿工作坊,早前以「開拓內地零售市場」為題,邀請東卓零售服務管理有限公司創辦人及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零售管理學講師吳偉鴻到來,為港商剖析開拓內地零售市場的竅門。 吳偉鴻指出,內地開拓零售業的門檻比香港高,港商若要赴內地經營零售業,必須先衡量實力,包括評估本身對零售的認識、對內地市場的瞭解、營運大規模生意的能力、可承擔的投資金額、管理能力、銷售產品的性質,以及可否尋覓合適人才輔助開拓業務。 他說:「一般中小企只能經營或滿足於經營兩、三家商店,而且應選擇在靠近香港的省市經營,譬如番禹、順德、廣州等,因為交通費用也是營商成本之一,況且新商場在番禹、順德林立,為港商帶來更多經營零售業務的機會。」 他表示,如何善用資金對零售企業相當重要,「如果手頭上有很多資金,可用來研發創新產品、自行生產;如果可動用資金較少,宜選擇採購產品。銷售渠道方面,資金充裕者可開設自家零售店,成本較低的方法是透過經銷商上架銷售,與合作夥伴分享利潤。」現金流同樣重要,「生意突然太好,出貨太多,但未到期收賬,會令公司因資金短缺而出現危機。」因此,港商要對回款計算方式和成品庫存積壓處理有清晰概念。 市場上有多種零售商業模式,包括自營店、分銷代理、寄賣、特許經營店(加盟店)、網銷、出售管理系統或銷售平台、管理品牌服務等。吳偉鴻說:「熱賣品牌不一定是所屬集團的核心產品,西班牙服裝連鎖店ZARA 的核心業務並非時裝銷售,而是他們開發的POS銷售系統和物流網絡系統;而美國消費品公司P&G也沒有自家的生產線,其主要利潤來自品牌管理。」 至於零售營利模式,則包括單純買賣、賺取差價、吐戥、炒賣、連鎖加盟、供應鏈控制、上市融資,以及單純的資金投資。 吳偉鴻說,在內地經營零售時需要注意多重事項,品牌的持續發展是其中一項……..(全文閱讀)

市場資訊, 生意營運

(轉貼)香港貿發局周訊: 綠色意念引領玩具市場新潮流

Posted on 2011-09-20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科文實業有限公司(4M Industrial Development Limited)十多年來一直利用本地原創設計發展自家品牌玩具,並成功開拓世界市場。其中,Green Science Series產品系列最近更獲得2011香港工商業獎。《香港貿發局周訊》早前訪問了該公司市場經理陳凱琪,瞭解他們的企業發展策略和經驗。 貿: 可否談談你們公司的背景和概況?   陳: 我們公司於1993年在香港成立,初時主要從事兒童玩具的OEM生產,由客人提供資料,我們幫他們做生產。1997年,我們開始嘗試發展自家「4m」品牌,在市場推出巨型粉筆,隨後陸續發展如沙畫創作的手工藝玩意,後來再增添科學系列,產品設計主要針對5歲以上的小孩。現時我們只做自己品牌,並且透過分銷商,產品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出售。     貿:  你們公司的理念是甚麼?   陳: 我們公司主要做特色玩具產品市場,屬於較高檔次,如在香港的CitySuper、Page One、Dymocks書店,均能找到我們的產品。我們認為每一個市場都有人做,而這個市場較適合我們的產品。做特殊市場的好處是產品只要有特色,便能長遠發展,令家長容易記得我們的品牌,當想到這類產品,就會找我們的品牌。同時,我們希望做有質素的產品,所以會投放很多資源在產品發展上,而每一市場由一個分銷商負責。我們非常重視與分銷商的長遠關係,目標是與我們一起建立品牌。我們集中做產品設計和開發,在香港有一個產品發展隊伍和一個創作設計隊伍。因為我們的產品種類與系列很不同,較難自己管理,所以與數家加工廠合作生產….(全文閱讀)

市場資訊

(轉貼)新讀圖時代:低效能經理人的七個壞習慣

Posted on 2011-09-122019-10-06 By Admin

市場資訊, 生意營運

(轉貼) 香港貿發局周訊: 有效的演說技巧

Posted on 2011-09-07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貼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有效的演說技巧 有研究指出,最多人恐懼的事情,莫過於公開演說。但在商業洽談和合作上,如能掌握出色的演說技巧,在客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自然勝券在握。香港貿易發展局早前以「有效的演說技巧」為題,舉辦中小企管理工作坊,邀請專家分享成功的演說竅門。 身兼資深電台DJ和電視節目主持的Presence行政董事謝英許指出, 香港人非常忙碌,所以每當有機會演說或銷售時,必須確保能夠吸引對方,留意需要在話語裡蘊含的價值;千萬不可站起來「唸口簧」的把要講的話說完,或者只把資料告訴客人了事。「這只是浪費客戶的時間,因客戶可透過電子郵件獲得所有資料。」 他指出,演說時切記要讓人感到自己存在,如站出來的時候有沒有台型?對自己有否信心,對自己要講的是否肯定?另外,對自己產品是否有熱誠?內心有沒有一團火?他認為,這些因素都非常重要,如能做好,就能在演說時讓別人感到自己的存在。 同時,謝英許又說,想做好演說,最好有系統地演練,如每天進行練習,這樣就可知道自己的盲點在那裡,然後加以改善。此外,亦要留意觀眾的背景,如進入內地演說時,當地文化與香港完全不同;美國或加拿大人則胸襟較為廣闊,可以打架後還一起吃飯,這都與香港文化不一樣,因此必須熟悉對方的文化背景,方能避重就輕,順著文化背景發揮。 甚麼是一個成功的演說?謝英許說:「當我講一顆樹給你聽,你聽後腦海中馬上呈現一棵樹,這就是成功的演說。至於不成功的演說,則是很多人聽完講話後,腦海內出現的不是一顆樹,而是一隻猴子,這就是講者的問題──講者說不清楚,沒法把資訊清楚說明。」 他指出,一位好的銷售員不是只管硬銷貨品如何好、如何了得;真正高明的推銷是能夠啟發顧客,讓他們自己得出結論:「如果不買這件貨品,就會很笨。」至於高明的老闆,則是平日能夠透過演說激勵下屬,令他們心甘情願為公司效力,而不是因為沒有其他出路而留在公司。 演說目的是把資訊告訴別人,但當中卻包含很多技巧,必須磨練。如緊張時應如何做?怎樣由緊張變成充滿自信?如何利用身軀、身體語言和動作來加強表達;如何控制聲線?如何以一個有威嚴的聲音,把重點強調出來,以吸引聽眾?怎樣與聽眾聯繫?如何營造一個好開始?如何運用PowerPoint和其他視像輔助?如何有效處理提問? 謝英許說,做銷售人員,要有一個信念,就是相信自己會成功,只要相信,就會成功。同時要有不敗的心,對自己所講的話,要肯定和有信心。對工作熱誠,相信產品,演說時就自然由心裡表達出來,聽者便容易受到感染。 他總括了一個好的銷售或演說,包括11項要訣,分別是… (全文閱讀)

市場資訊

(轉貼) 香港貿發局周訊: 憑創意打造全新電線拖板品牌

Posted on 2011-09-06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振興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一直期望建立自家品牌,嘗試多方發展。最近該公司從日常生活獲得靈感,開發了新的活動電拖板,並藉此勇奪「2011香港工商業獎:創意大獎」。該公司總經理周振輝早前接受《香港貿發局周訊》訪問,分享品牌和產品開發的經驗。 貿: 可否談談你公司為何由貿易發展發展至網頁設計,繼而開發電拖板? 周: 我們的母公司主要從事混凝土預製件業務,發展至今已位居香港同業前三位,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基於現時混凝土預製件業務主要是以OEM形式生產,比較被動,製成品受客戶控制,難以有效建立一個廣為人知的品牌。有見及此,我們著手擴展至不同範疇的業務,希望藉著新業務創立一個成功的知名品牌,一個能讓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能熟悉和認同的品牌。因此,我們開始向設計方向發展,如網頁設計、平面設計等,我們相信通過不同範疇的設計工作,必定能夠激發我們的創意,做好產品設計。我們相信,假如品牌成功了,我們便可以主動出擊,再推出其他周邊產品。如果沒有品牌,只做OEM,說通俗一點就是「等運到」。同時,現時內地成本上升,而OEM價格又很難轉稼給買家,比自己研發產品來得更辛苦。因此,我們希望盡快找到比較突出的業務,打響品牌。即將推出的,便是我們經過一年多時間研發出來的。     貿:  新產品的創意何來?有何功能和特點? 周: 這個電線插座設計靈感來自日常生活。傳統電線插座的插位數量是固定的,如果使用者買了一套傳統的4位電線插座,其後發覺插位數量不夠,便要補購另一電線插座。但新插座的插位數量很可能過多,造成浪費。為此,我們設計了一款能根據用者實際需要,自行隨意增減插位的新型接駁式插座,將電線插座的使用率提升至百份百,較傳統拖板靈活,兼且人性化。如客廳拖板多了一個插位,房間卻欠了一個插位,便可以把客廳多了的插座拆下來,加在房間的拖板上。有這個想法後,我們開始著手設計外觀及內部結構,由於接駁處最重要是如何確保穩固,因此在選料和結構上,我們進行了多次商討和修改。這個樓梯型設計版本,已經是第六、七個版本了。     貿: 發展過程有否遇過甚麼挑戰? 周: 首先,由於我們在不盡熟悉的領域上進行研發,現有的同事均缺乏相關技術知識及經驗。其次,要就新業務聘請合適的技術人員亦不容易,因為很少人熟悉拖扳內部結構,所以最終還是要由我們的同事來做研究。拖板看上去好像很簡單,其實是很複雜的。拖板需要經過很多安全測試,加上現時內地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對產品投入生產亦帶來影響。克服方法是我們支援和鼓勵同事就相關技術知識進行自我提升,為他們購買書籍,資助他們就讀相關課程。聘請人員方面,我們從多種管道搜羅人才,並對新聘人員進行培訓,包括公司背景、發展及有關的技術知識,增加員工歸屬感。面對生產成本上升,我們在生產流程加強管理,優化生產工序,減少浪費,開源節流。     貿: 產品在市場有何競爭優勢? 周: 我們的產品已通過八個插座位的英國標準(British Standard)安全測試,證明其創新的接駁設計模式,安全性已達到先進國家標準,可放心使用。我們相信產品市場潛力十分大,電線插座是大眾消費品,適用於每一個家庭和辦公室用戶,而創新的接駁式設計更是一大亮點。另外,產品設計很靈活,日後可增加其他周邊產品。此外,我們的電線有半米、1米和3米不同長度供消費者選擇。定價方面,以一個四位拖板為例,我們的產品只會較其他傳統拖板高10%至20%,雖然成本較傳統拖板高出超過50%,但我們希望先做好品牌,把「奧爾科」(α Link)這個名字打響,然後再推出更多周邊產品。同時,我們自設廠房,所以定價可以較大眾化。     貿: 你們如何建立自己的品牌? 周: 由於是新產品,在不為大眾熟悉的情況下,加強宣傳是必需的,報紙、網絡等都是我們宣傳的途徑。但要建立品牌,品質過關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更是必不可少。我們會百分百保證我們產品的品質已達標,並提供足夠、良好的售後服務。我們的目標是創立一個能讓香港,乃至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熟悉和認同的品牌,所以在名字和品質上特別花功夫。其實,一般消費者不知道那個拖扳品牌比較好,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凸出我們的品牌 α Link,加上拿到了一些獎項,產品又有特別的設計,便有希望可以做出品牌效應,對日後推出其他周邊電子產品有所幫助。     貿: 你們以甚麼方法開拓市場? 周: 我們已開始與本地零售商洽商產品上架事宜,並會在本地刊登廣告,讓更多香港人認識我們的產品。同時,亦會積極參與海外貿易展覽,尋找經銷商和合作夥伴,大力開拓海外市場。我們會首先以前英聯邦國家為推廣目標,包括英國、新加波、馬來西亞等。在當地找分銷商全權負責,而我們則集中於產品研發。     貿: 如何延續創意發展? 周: 由於該產品有其獨特的持續發展特性,現階段我們正繼續開發其相關周邊產品,如適用於iPhone, iPAD 的USB充電器、電池充電器、定時開關插座、防雷保護裝置等接駁部件。與其他拖板不一樣,我們可以把產品繼續延伸,概念像iPhone的Apps,可以無窮無盡地發展,想到就做,然後加上去。另外,無論是人員或資金,我們公司都會加大投入力度,務求研發出更多優質及具實用性的產品,並推行藍海策略,避免進入傳統惡性削價競爭。做好自己品牌,長線而然,期望成為香港本地的成功原創上市公司。              

市場資訊

(轉貼)網絡猛於虎!網絡負面評價導致八成購物者改變初衷

Posted on 2011-09-052019-10-06 By Admin

一項新的調查發現,五分之四的消費者會因為在網絡上看到負面評價,而改變購買心意。該項研究系來自於市場分析公司Cone Inc.的《2011 Cone Online Influence Trend Tracker》報告。 其它相關調查數據也顯示,87%的消費者表示,如果是正面良好的評價,則會讓他們確認自己購買產品的決定。此外,85%的消費者在網絡上找到的意見,能夠支持他們家人或朋友的建議,就可能會讓他們掏出錢包買單。 在決定購買之前,先上網徵詢意見,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做法。在購買昂貴產品時,美國人更可能會先進行研究,這個數字約較一年前高了20%(89%對72%)。約有60%的受訪者表示,因為可以輕易地透過其手機來存取,他們可能會去研究一項產品。此外,81%會去研究產品的受訪者,則是因為上網普遍。 New Media, Cone 總監Mike Hollywood表示,今天的消費者在掏錢出來之前,需要再三確認,光是個人的建議並不足以保證購買。網絡上多到爆炸的文字口碑渠道和在線證實方式,已經對市場形態產生了永久的影響。鎖定合適的對象,是營銷人員進行具有影響力的溝通的第一步。 本文由Tech2IPO作者吾初整理編譯自ZDnet,點此查看原文。如果您對該話題感興趣,可以留言評論。如果您對Tech2ipo其他內容也感興趣,請通過RSS訂閱我們,或者在微博上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 原文網站 / 轉載自: Tech2IPO

市場資訊, 網上宣傳

(轉貼) 香港貿發局周訊: 品牌內銷稅務策略與法律保障

Posted on 2011-08-31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品牌內銷稅務策略與法律保障 近年內地消費者對品牌貨品需求大幅增長,企業在中國市場創建品牌,必須清楚瞭解當中的稅務問題,及掌握有關法律等事宜,既方便計算成本,更能避免獨犯內地稅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有見及此,香港貿發局中小企服務中心早前邀請專家講解有關品牌進入內地的稅務策略及法律保障,以助業界打開中國市場。 國富浩華稅務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譚建國表示,品牌稅務優化對提高公司價值非常重要。一方面,內地消費者開始習慣選擇品牌產品;另方面,內地稅務機關對品牌和其他無形資產的稅務徵收,視為反避稅的一個重點。中國稅務頗為煩重,企業若不合理制定稅務策略,不但會多付稅項,公司盈利大打折扣,若疏忽策劃引致漏報,更會招致被追討欠稅。可見,良好的品牌稅務優化策略,將大大提高公司的價值。 他續稱,外部經濟環境正不斷改變,全球市場已變得一體化,資本、無形資產、商品貨物及勞務,自由流動頻繁,加上電子商貿的發展及商業模式不斷演變,令企業內部關聯性愈趨複雜,例如有企業把總部設在美國,研發部門設在亞洲或香港,生產基地則在內地等;也有美國大型連銷店為節省成本,把客戶電話服務中心設在印度等。 由於子公司散布全球,各地相互依賴日益緊密,面對這種關聯性日趨複雜,各地稅務機關相當關注。以內地稅局為例,除加強頒布法規、加強監控,也特別留意電子商貿的發展及無形資產流轉,同時會擴大反避稅範圍,如規定無償使用外國品牌需要繳稅等,建議港商多注意這方面的稅務風險。 對於香港公司收取特許權費是否需要徵稅,譚建國指出,按最新規定,香港公司收取其他香港公司特許權費,需要徵稅;但收取外國公司或國內公司特許權費,則按取得(Acquisition)和授予(Granting)許可或使用權的地點而定。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何樂摯律師以「品牌進入內地市場之法律保障」為題,在同一研討會講解商標權及「打假」程序。他舉例說,80年代初有著名美國公司開拓台灣市場,並將品牌轉為中文,及至80年代末,該品牌進軍內地市場,但沒有把中文商標註冊,後來被一間內地公司搶先成功註冊,並且被該內地公司反過來控告侵權,雖然首回合美方獲勝,但內地公司分別在北京等地提出訴訟,每次要求數百萬元賠償,單是律師費便累積過千萬元。樂摯認為,這例子充分說明,在進入內地市場前,需為品牌產權保護作好鋪排準備。 他指出,知識產權大體分為三類…. (全文閱讀)

中國內銷, 市場資訊

(轉貼) 香港貿發局周訊: 灣仔飲食文化地圖帶路開展美食之旅

Posted on 2011-08-30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灣仔飲食文化地圖帶路開展美食之旅 由灣仔區議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贊助、聖雅各福群會統籌製作的《灣仔飲食文化地圖2011 – 食通灣仔》已經出版,並在第22屆「美食博覽」現場舉行介紹會。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主席邱浩波及副主席伍婉婷、香港貿發局企業發展總監葉永朝、灣仔區議會議員蕭志雄、本地飲食旅遊作家歐陽應霽,以及聖雅各福群會社區發展服務服務主管伍斯安,介紹他們心儀的灣仔食肆,暢談灣仔飲食文化的變遷。 《食通灣仔》是灣仔區議會與香港貿發局第五度合作推出的飲食指南,這份美食地圖由歐陽應霽負責編撰及設計,除搜羅灣仔區內大大小小極具地道特色的食肆外,亦加入地區文化元素,介紹灣仔的歷史及文化焦點。地圖中英對照,本地居民和海外旅客可按圖索驥,自行訪尋灣仔美食,並且進一步認識灣仔這個中西新舊文化融合的地區。 歐陽應霽於2006年首次參與《就係灣仔》的文化地圖。他指出,當時飲食只佔整份地圖的一小部分,其後有關飲食的內容增加,正式成為一份飲食地圖。「這是一個極其難得的機會,讓我能夠全方位的見證這五年來灣仔在既有的飲食文化深厚基礎上,如何繼續開放包容的接納更多元化的各國美食,達致一個真正百花齊放的全民為食新局面。《食通灣仔》紀錄了灣仔區飲食文化的演變和傳承。」 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主席邱浩波表示:「灣仔區揉合了舊傳統和新發展的特色,匯聚了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的人士。灣仔區也匯集世界飲食文化,從傳統美食到外國特色餐飲,一應俱全。」他希望這份美食地圖可以讓香港各區市民以至海外旅客,更容易瞭解灣仔區內特色食肆的分布,一起訪尋灣仔美食。 香港貿發局企業發展總監葉永朝說:「貿發局每年舉辦超過30項貿易展覽會,吸引數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來港。我們將會在不同的展覽會上為他們提供這份美食地圖,讓他們在洽談生意之餘,也可趁機品嘗香港的特色美食,瞭解香港獨特的飲食文化,並且感受灣仔的歷史文化氣息。」 今年《食通灣仔》再有新意,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及聖雅各福群會首次合辦「灣仔最喜愛食肆選舉2011」,讓公眾投票選出他們最喜愛的區內食肆,藉以推廣灣仔區的飲食文化,建立社區歸屬感。得票最高的11間食肆(兩間食肆獲得相同票數,共同排列第10位)分別為:祥利飯店、Agave Tequila Y Comida、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拱照車仔麵、黑石料理、樂農、再興燒臘飯店、金鳳茶餐廳、糖百府、華星冰室、潮民。(排名不分先後) 灣仔區議會文化及康體事務委員會副主席伍婉婷說:「香港人都愛吃,亦有自己的喜好和口味。今年的得獎名單顯示灣仔的美食豐富多樣化,從茶餐廳、冰室,到素菜、甜品店,以至上海、潮州、墨西哥菜,統統有捧場客。」她希望透過這次投票活動,進一步推廣灣仔區的飲食文化。 聖雅各福群會服務主管(社區發展服務)伍斯安認為,要成為「最喜愛食肆」,除了高質素的食物外,一份對街坊的親切感也是非常重要。他希望透過美食,加深灣仔居民對社區的認識,令不同背景的人士都有社區投入感。 《食通灣仔》現於以下地點派發:貿發局設計廊及中小企服務中心、貿發局展覽會、聖雅各福群會、旅發局旅客諮詢中心。此外,有興趣人士亦可到貿發網和灣仔區議會網頁瀏覽。

市場資訊

(轉貼) 香港貿發局周訊: 中國推動國際評級機制改革

Posted on 2011-08-242019-10-06 By Admin

信報財經英文新聞網站EJ Insight (www.ejinsight.com) 報道,當中國內地的大公國際信貸評級公司早前下調美國信貸評級一個級別時,大部分投資者都不屑一顧,直至標準普爾作出相同決定時,才震動全球金融市場。 大公總裁關建中日前在《人民日報》上呼喚成立新的國際評級機構、評級標準和行業監管。他表示,大公將聯同其他國家建立一個更有信譽的國際評級系統。 這建議應該受到發展中國家歡 迎。目前發達經濟佔全球總外債90%,現存評級系統本來根據有關國家的政治穩定性和再融資能力,來評定一個國家的信貸狀況,但最大信貸者如中國,通常最終所得的評級卻遠低於欠債方。 標普的最新評級行動,明顯沒有改善其信譽。世界最大的債券投資者之一Legg Mason Capital Management公司總裁兼投資總主管Bill Miller,形容標普的行動「魯莽、錯誤和危險」。與此同時,歐洲國家亦可能希望透過改革,結束現時信貸評級的壟斷情況。

市場資訊

(轉貼) 香港貿發局周訊: 港商促請政府積極研究港台合作框架

Posted on 2011-08-232019-10-06 By Admin

文章轉自香港貿發局周訊 「香港 – 台灣商貿合作委員會」(「商合會」)與台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經濟合作委員會」(「經合會」)於8月10日在香港舉行聯席會議。會議期間,港方主席李大壯向台方委員陳述早前透過諮詢不同香港工商協會,包括「香港工業總會」、「香港中華總商會」、「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及「香港總商會」所收集到的商界意見。香港工商界普遍認為若能透過政府之間的合作協議,將有助進一步推動不同領域及範疇的交流和合作。 「商合會」自去年4月1日成立,旨在促進香港與台灣之間的貿易、投資、旅遊及其他經濟方面的合作,以及向有關當局反映兩地業界所關注的事宜。港方「商合會」委員在今次會議上,向台方傳遞了香港工商界希望兩地政府能展開積極研究,以進一步推動港台更緊密經貿合作的意願。 「商合會」主席李大壯表示:「香港與台灣若能積極研究簽訂合作框架,將對鼓勵兩地企業的優勢互補和全面提升港台經貿關係帶來極為正面的作用。希望港台兩地政府相關負責部門能順應業界期望盡早拓展相關研究,讓港台合作框架早日實現。」 「商合會」期望港台當局可積極考慮有關建議,盡快研究建構港台更緊密經貿互動的方案。 同日「商合會」舉辦商貿交流午宴,並邀請「港台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榮譽主席曾俊華出席致詞。午宴後,「商合會」與「經合會」將合辦「港台經貿論壇」,邀請港台翹楚擔任主講嘉賓,探討港台合作商機。 曾俊華在午宴上表示:「香港和台灣早日訂立雙邊經貿合作安排,互惠互利,是大勢所趨。雙方可以得到的好處是絕對明顯的。」 他指出,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之一,又是主要的國際貿易中心,擁有豐富的對外貿易經驗和知識。香港和台灣建立更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連繫,不但能夠為雙方創造更多貿易機遇,促進貿易合作和融合,還可以帶動相關貿易伙伴作專業交流,分享經驗,優勢互補,從而推動整個亞太區域的多元發展。尤其是服務業方面,香港憑藉自由和開放的市場、完善的金融基建和法規以及大量的專業人才,可以進一步加強跟台灣各服務行業的合作。 他又說,兩岸的ECFA和香港跟內地簽署的CEPA是類似的,都對活躍經貿、促進流通大有裨益,而ECFA和CEPA涉及三方,在這個由三方形成的三角形之中,已有兩條邊形成了貿易協定連繫,港台之間這一條邊卻仍然缺乏這樣的聯繫。 他認為,這個連繫可以將兩岸三地補足成鐵三角,提升共同競爭優勢,加強在全球市場的規模效應。三地可望憑著各自的比較優勢,在各經濟範疇的交流、合作、競爭、磨合中,找到自己適當的定位,各展所長,互補不足,推動三地的生產力,令整體經濟增長可以進一步發展。 他最後引述孟子的說話:「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鎡基,不如待時。」指在當前經濟環境波動之際,能夠把握時勢,必定可以事半功倍,兩地的優勢也可發揮得更全面、更好。他期望,台港之間可以一起把握時代賜予的好時機,訂立雙邊經貿合作安排,加強各領域合作,利用CEPA和ECFA,製造最大的協同效應,形成鐵三角,建立自由貿易區,實現三贏。

市場資訊

Posts pagination

Previous 1 … 17 18 19 20 Next

Categories

  • Automotive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Gadgets
  • Innovation
  • 中國內銷
  • 中小企活動資訊
  • 人力資源
  • 個人發展
  • 創業
  • 宣傳推廣
  • 專業服務
  • 市場資訊
  • 政府政策
  • 特約專欄
    • Drucker & Music
    • 原少風專欄
    • 營商滋味
    • 疫景「磨劍」
    • 白武士秘笈
  • 生意營運
  • 科技應用
  • 網上宣傳
  • 美通社新聞
  • 財務
  • 包裝和政策承諾助力世界領先品牌和零售商攜手應對塑膠廢棄物挑戰 美通社新聞
  • 首屆復銳美學匯中外專家高峰論壇啓幕: 聚焦肉毒毒素前沿,繪就醫美精準化新圖景 美通社新聞
  • GS1 HK食品安全論壇2018表揚22間傑出企業 美通社新聞
  • Emaar讓區塊鏈行業資深公司Lykke AG為客戶與合作夥伴開發Emaar社區代幣 美通社新聞
  • 網易雲音樂與NBC環球娛樂日本有限公司達成版權合作 美通社新聞
  • 阜博集團從匯豐銀行獲得逾1.27億美元並購融資 美通社新聞
  • 上演此刻生活 前灘31舉辦揭幕文化典禮 美通社新聞
  • 國藥科技合作伙伴深圳細葉榕勇奪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殊榮 美通社新聞

Copyright © 2025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