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由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提供
2013年香港經濟展望
香港經濟在上半年僅微弱增長;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第一和第二季分別只比去年同期輕微擴張0.7%和1.2%。本港經濟表現差強人意的主要原因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拖累全球經濟,導致外部需求趨於萎縮。今年首6個月,香港的貨品出口貿易比去年同期下跌2.6%;服務輸出的增幅亦從2011年上半年的8.3%銳減至2.3%。
所幸的是,本地經濟的內部環節仍然較為穩定,繼續為整體經濟提供緩衝。私人消費開支在2012年首兩季分別按年實質上升6.4%和3.5%,而整體投資開支則分別錄得12.6%和6.2%的穩健增長;反映消費和營商信心雖已轉趨審慎,但基本上仍維持正面。
世界經濟局勢未見明朗,特別是中國等新興市場紛紛放慢增長的腳步;香港經濟在短期內仍有繼續下滑的風險。在未來幾個月,外圍環境可能再度惡化的風險更值得我們警覺;例如,歐債危機可能繼續發酵,美國「財政懸崖」迫近,以及中日釣魚島爭議擴大至經濟層面等。不過有利的因素亦有增強的跡象,相信會為香港經濟帶來正面的支持。
一方面,歐洲央行和美國聯邦儲備局均宣布了無限量買債計劃,對紓緩金融市場的擔憂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特別是美國推行第三輪量化寬鬆(QE3),將超低利率的承諾延長至2015年年中;聯儲局決心以貨幣政策全力刺激經濟,有助提振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促進經濟復甦紮穩根基。
另一方面,大多數亞洲經濟體表現出較強的彈性,尤其是內部消費和投資仍然較為堅挺;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有所減退,各地政府亦獲得了較大的政策迴旋空間。例如,中國內地近期已多次削減準備金率以及頻密地進行逆回購,藉以放鬆銀根;預計中央明年將繼續推行積極財政政策以及穩中趨鬆的貨幣政策,透過穩外貿、谷內需和調結構三管齊下,推動經濟增長率重回8%以上。
至於香港出口貿易結構有呈現「東移」的趨勢;亞洲市場佔本港貨物整體出口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65.8%攀升至今年1至7月的72.5%。亞洲區內的需求相對平穩,內部貿易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區域性經貿合作協定而更趨頻繁,均有利香港貨物貿易重拾升軌。同時,越來越多的亞洲經濟體由工業經濟加速邁向服務經濟,服務業正躍升為帶動經貿發展另一個的引擎。作為區域的商貿樞紐,香港料可從亞洲經濟的結構轉型中獲得巨大的商機。
在內部方面,目前本港的就業市場穩固,失業率仍處於近年低位;市民的工資及收入累積了可觀升幅,而最低工資水平亦將於明年向上調整,加上房地產市場暢旺衍生了財富效應,均可為本地消費需求發揮一定的支撐作用。大型基建工程和公營樓宇建造項目相繼開展,加上流動性充足、低利息的資金環境得以延續,亦會對本地投資有所支持。
總括而言,2013年的香港經濟雖然偏淡,但整體表現有望略優於今年;如果歐債危機喘定以及美國的財政問題及時化解,預計本港全年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可回升至3%,而消費物價通脹率在今年和明年將徘徊於4%左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