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科技——進入VR和AR的應用世界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21世紀新時代,Digital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創新科技的發展掀起AR 及VR的應用熱潮,虛擬世界以全新方式進入大家的生活,帶來嶄新的體驗,同時造就了龐大商機。
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21世紀新時代,Digital成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創新科技的發展掀起AR 及VR的應用熱潮,虛擬世界以全新方式進入大家的生活,帶來嶄新的體驗,同時造就了龐大商機。
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保證,以協助它們向參與計劃的貸款機構取得貸款,用作購置營運設備及器材,或一般業務用途的營運資金。
全球經濟放緩,面對充滿挑戰的營商環境,本地中小企無論在推廣或管理模式上,都必須創新求變,從而於市場站穩陣腳。市況不穩定,零售業首當其衝,要逆境求存,業界有甚麼應對方法? 上一代的人做生意,認為做好產品就可以客似雲來,但現今科技一日千里,只是做好產品質量這一關並不足夠。 何先生打破傳統以實體店賣新鮮食物框架,開創線上線下同時售賣生蠔海鮮先河,看E-commerce如何帶動零售業發展~海味店一般被視為傳統行業,而開店9年的傳統海味店又如何以型格包裝建立鮮明品牌,吸引更多年輕人接觸及認識海味,為傳統食品零售業帶來新景象,快點擊視頻獲取更多資訊。 全球經濟放緩,零售業在推廣或管理模式上都必須創新求變,運用新科技、新思維拓展業務,才能與時並進,站穩陣腳
現時香港共有約32萬家中小企業,佔全港企業總數逾98%,合共聘用了約50%的私營機構僱員,因此,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與商業表現對本港經濟的發展尤為重要。
為了協助中小企業順利發展業務和取得成功,香港工業貿易署(TID)為本地中小企業提供支援服務以促進本港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協助提高其競爭力。
建立一個中小企業,首先我們要想辦法“找錢”,再者是才“賺錢”和“省錢”,而其中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如何找到可靠穩定的資金來源,這個問題相信是許多企業創始人感到頭痛和煩惱的,因此在這裡為大家解析一下香港工貿署為香港中小企提供的資助計劃,減少您搵funding的煩惱。


目的:中小企業發展支援基金(下稱「發展支援基金」)旨在資助非分配利潤組織推行項目,以提升香港中小企業整體或個別行業的競爭力。
申請資格:所有非分配利潤組織均可提出申請。
非分配利潤組織是指不派發紅利予其董事、股東、僱員或任何人士的支援組織、工商組織、專業團體以及研究機關等。
申請者須為法定機構或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法例下註冊的機構。
申請項目如已獲得或將獲得政府其他計劃的資助,將不再獲發展支援基金考慮。
資助範圍:任何有助提升香港中小企業整體或個別行業競爭力的建議皆可申請,例如研討會、工作坊、會議、展覽、調查研究、獎勵計劃、最佳營運守則、資料庫、服務中心、支援設施和科技示範等。工貿署亦會不時就特定主題發出邀請。獲發展支援基金資助的項目必須於三年內完成。
資助的開支
以下與項目直接有關的支出可以獲得資助:
1.額外人手:因推行該項目而增聘人手的薪金(包括僱主支付的強制性公積金供款)才可獲資助。如按比例/時薪方式發放薪金,必須保存每月時間分配記錄。
2.額外機器設備:因推行項目而購買或租賃額外機器設備的費用,才可獲資助。
3.其他直接費用:項目直接所需的其他開支,包括一下條款
a.消耗品的費用
b.外聘顧問的費用
c.製作及推廣項目成果的費用(例如印刷單張、製作光碟、廣告宣傳及舉辦研討會的費用)
d.交通費:交通開支不能多於總預算或總實際支出的5%(以金額較低者為準),同時只能用於項目小組成員的交通開支。如須乘搭飛機,只有經濟艙客位的票價可獲資助。
e.外聘核數費用:項目支付的外聘核數費用,每宗最高可獲資助港幣一萬元。
f.專利權註冊費用:與項目直接有關的專利權註冊費,最高資助額為港幣25萬元。
不獲資助的開支
除非事先獲得評審委員會明確批准,否則發展支援基金的撥款不可用於支付常費(例如薪金、租金、裝修、公用設施費用)、社交、膳食及其他行政開支。
資助款額及申請期:每項獲批項目最高可獲基金資助500萬元或該項目獲批經費的90%,兩者以較低者為準。餘下的10%須由申請機構以現金、實物或贊助自行承擔。
發展支援基金全年均接受申請。
引言: 為協助香港企業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機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2年6月推出一項總值10億元的「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簡稱「BUD專項基金」) 目標: 資助個別香港企業推行有關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和拓展內銷的項目,從而提升他們在內地市場的競爭力,促進他們在內地市場的發展。 申請資格: 所有按照《商業登記條例》(第310章)在香港登記,並在香港有實質業務運作的非上市企業,均符合資格申請資助。不論是從事製造或服務行業,或是否已在內地有業務運作,均符合資格申請資助。 資助金額: 資助按對等原則提供,即政府最多資助個別項目總核准開支的50%,而企業須以現金形式承擔不少於該項目總核准開支的50%。在基金的申請期內,每家企業最多可獲資助三個核准項目。每家企業在「BUD專項基金」下的累積資助上限為50萬元。 項目時間: 每個獲資助項目須於不多於24個月內完成。 資助範圍: 任何有助個別香港企業透過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或拓展內銷以開拓及發展內地市場的項目均可申請資助。 基金推出後,反應非常踴躍。專項基金(企業支援計劃)秘書處在每輪申請都要處理過百份申請書。 那申請BUD專項基金企業支援計劃,有什麼Tips同需要特別留意的呢? 1.證明申請公司在香港有實質業務; 2.完善的項目內容及計劃; 3.項目開支需符合規定。 感興趣的朋友,快來點擊下面這個視頻啦!更有詳細申請攻略溫情解說! 嘉賓:BUD專項基金(企業支援計劃)秘書處高級經理Patrick (圖片、視頻轉自網絡)
2015年第四季「渣打中小企指數」調查,綜合營商指數較上季下跌5.2至44.4,為三年以來新低,中小企展望前景趨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