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提供多元化SME/SMB服務資源,包括成立公司、商標、會計、財務、秘書、電訊、宣傳等中介服務。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私隱聲明
  • 公司營運
    • 成立公司、開公司、註冊公司、香港有限公司
    • 公司秘書
    • 會計服務 Accounting
    • 報稅 Taxation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財務
    • VISA、MC 信用咭機 / 網上收款
    • 查詢TU信貸報告
  • 網站及設計
    • 網站設計
    • 設計及撰稿
      • 品牌設計
      • 翻譯、稿件編撰
    • 網站寄存
    • 付款平台
      • VISA / MC 網上付款
  • 辦公室服務
    • Coworking – Hot Desks
    • 尖沙咀共享工作室
    • 蒸餾水: 冷熱水機
  • 電訊服務
    • 商業寬頻優惠
    • 話音及互聯網服務
    • 自動回覆客服系統AutoReply System
  • 網上推廣
    • 數碼線上推廣方案
    • eDM 電郵推廣平台
    • eDM 電郵廣告
    • 網站寄存
  • 電子管理系統
    •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HRM)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電郵推廣發放平台
  • 網上資源
    • 中小企:政府的資助
    • 申請科技卷的手續
    • 中小企產品 / 服務 (供應商名錄)
    • 貿發局中小企資源
    • 工貿署: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
    • SME One 中小企一站通
    • 中小企商會名單
  • Toggle search form
  • ESP申請易- 簡易申請計劃 助企業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力 創業
  • 第133屆廣交會定於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廣州舉辦 美通社新聞
  • BDx獲得NVIDIA DGX-Ready數據中心計劃認證,助力亞太AI數據中心發展 美通社新聞
  • 雅特力AT32 MCU賦能低空經濟新生態,推動無人機應用創新發展 美通社新聞
  • Cashing Pro新推出結餘轉戶貸款 美通社新聞
  •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就業實習雙選會在珠海開幕 美通社新聞
  • 618大促總成交額達2.4億元,悅享商城交出獨立運營後的首份答卷 美通社新聞
  • 益普索最新調查:社會大眾支持香港航空機組人員協會機師 美通社新聞

2022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暨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舉辦論壇

Posted on 2022-09-22 By info@prnasia.com

香港2022年9月22日 /美通社/ -- 「大灣區可持續金融:融合與超越」論壇結合了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協會」)的第五屆年度論壇及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聯盟」)的第三屆年會。此論壇展示了聯盟的六個工作小組[1]在過去12個月內的主要里程碑和進展,並探討如何進一步整合大灣區的可持續金融市場,及加強香港為中國內地與世界各地之間發揮超級聯繫人的作用。論壇吸引了亞洲及其他地區逾1,500名人士出席現場和線上參與。

論壇亦標誌著香港擔任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輪值主席任期(2022-23)的開始,深圳(2021-22)和廣東(2020-21)分別於過去兩年輪值。聯盟成立的目的是聚集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或「灣區」)城市的資源,包括廣州、深圳、香港及澳門,以支持灣區的綠色金融發展。

混合模式的論壇為來自香港、大灣區及其他市場的政府機關、監管機構、高級管理人員、可持續金融行業的領袖及其他服務供應商,提供了一個機會分享其見解,並促進有助於區內與世界各地啟動下一階段可持續金融市場增長的措施。

政府高級官員均出席了論壇開幕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先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王信先生、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於海平先生、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傑先生致開幕詞,重點講解各方在大灣區綠色金融方面的協作,對支持中國氣候和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性。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譚亞波先生、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譚亞波先生、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

論壇討論的重點領域包括正影響政策和市場發展的共同分類和披露標準、香港碳市場的志向,以及轉型金融和數據相關技術如何有助構建可持續生態系統。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為論壇開幕致辭時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連通國內外綠色和可持續的資金,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內地其他省市的綠色轉型。在香港,我們正探討以共同綠色分類目錄為基礎,建立供香港市場採用的綠色分類框架,並對接內地和歐盟之間的綠色分類法,使香港的標準與國際最佳做法接軌。我們並快將落實『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以便豐富香港綠色金融的人才庫。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正積極探討長遠發展碳市場的機遇,力求進一步探索把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優質自願碳市場的前景,繼續把握好大灣區以及內地在綠色發展方面的龐大機遇。」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在致辭中指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成員已擴大至160個組織,並在能力建設、政策研究、產品創新及國際合作等領域極為積極提供服務。協會致力支持本港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人才的發展及提高相關人才的技能。僅在過去 12 個月內,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舉辦和協辦了 80 場活動,以推廣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其中包括與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合作推出的可持續金融培訓計劃。展望明年,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的輪值主席,將投入更多資源協調聯盟的六個工作小組,促進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協會亦將進一步推動共同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的採用,以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自願碳市場,並探索支持香港綠色技術和淨零產業發展的途徑。」

減輕氣候風險已成為全球政府和監管機構的首要任務。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與其他監管機構、政府和金融業密切合作,以改善氣候相關披露的國際比較、一致性和相互操作性。

證監會行政總裁及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理事會主席歐達禮先生(Mr. Ashley Alder)指出:「香港在發展可持續金融方面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我們的金融市場將鉅額的全球資本與大量領先的內地企業,以及亞洲各地發展中經濟體聯繫起來。我們一直積極參與制定可持續金融的國際標準,香港採用這些標準將有助我們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期望,並利用中國內地對減少碳排放的承諾所帶來的巨大機遇。」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先生(Mr. Nicolas Aguzin)指出:「作為東西方之間的『超級聯繫人』,香港交易所的定位具備獨特優勢,能促進雙向資本流通並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大灣區內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致力支持企業進行 ESG 轉型並促進可持續金融產品發展,從而推動社會轉型至低碳經濟。我們期待繼續與香港及區外的持份者合作,一同建設充滿活力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生態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先生指出:「作為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區內的多項排名中均名列前茅,使我們有能力成為區內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為亞洲籌集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資本,並提供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產品。事實上,在2021年,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達到566億美元,為2020年的四倍。去年在香港安排的綠色及可持續債券的發行量佔亞洲綠色及可持續債券市場的三分之一,而亞洲首個綠色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亦在今年於香港推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將繼續提供有利的環境,包括發行更多政府綠色債券,以及推出綠色及可持續金融能力建設試點支持計劃,以發展和推廣香港的綠色及可持續金融。」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八個工作小組持續與香港特區政府、政策制定者、監管機關和私營部門合作,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領先的可持續金融中心的地位。

論壇上四個討論環節提出了過去一年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工作成果,當中的主題如下:

  • 投資戰略中對國際標準以及氣候相關披露的應用:協調全球標準及政策對於實現數據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可操作性至關重要。香港建議的協調與共同分類法保持一致,有助於加速可持續融資資本流動,增加跨境流動,降低交易成本,减少綠漂,以促進實體經濟的去碳化。

  • 提升碳排放市場在亞洲的重要性:在大灣區中加強碳原則的合作、標準化和協調,有助香港實現其發展自願碳市場的志向。講者討論了採用自願碳市場理事會的核心碳原則(CCP)的重要性,以確保碳信用和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額度(CCER)的高品質和高標準。隨著各國承諾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對高誠信自願碳信用的投資需求預計將增長,而香港作為國際投資者、中國內地和其他地區之間的超級聯繫人,確立了優秀的中介地位。

  • ESG 數據與創新:大眾普遍認為,獲得高品質的ESG數據,以及與氣候相關的科技基礎設施是令企業能夠實施高效和透明之減碳戰略的關鍵工具。然而,由於跨市場、行業及板塊的數據缺乏全球同意之具可比性和綜合性的綠色標準,在加快可持續系統轉型和减低綠漂方面仍具挑戰。

  • 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金融轉型之路:排碳密集的行業需要數以萬億美元計的投資和資本才能將企業轉變為淨零。金融機構在為能源轉型項目資助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並需要清晰的框架來管理和監測以科學為本的目標和實現淨零的途徑。確認和資助新替代的低碳燃料來源,如可持續航空燃料及集體行動,均為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必要條件。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及其合作夥伴亦發佈了兩份思想領袖報告。首份報告名為「粵港澳大灣區建築脫碳研究」,報告涵蓋綠色建築項目的第三階段,項目由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合作建構,由思匯政策研究所所領導的Hong Kong 2050 is Now,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以及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合作展開。 在廣泛檢視大灣區的現有政策和與綠色金融和去碳化相關的可用數據後,研究小組建議大灣區城市的監管機構出台政策鼓勵本地項目取得本地和國際綠色建築標準的雙重認證,並補貼資助開發商綠色建築認證的費用,以及增加綠色和可持續融資產品的種類,特別更多使用可持續性掛鈎產品。

第二份報告以「《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系列研究第二階段 – 共同分類目錄的用例解析」為題,由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成員合作,研究共同分類目錄的重要應用案例,並對可用性和相互操作性進行了主要考慮,總結出共同分類目錄的有效採用需要與當地法例、綠色標準和數據可用性保持一致。研究的第三階段將重點關注如何利用這些案例支持以共同分類目錄為本之香港分類法的開發。

在論壇閉幕致辭上,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及會長馬駿博士表示:「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將繼續匯聚公共和私營機構的專業知識和持份者,以提升香港作為大灣區內和國際上主要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我們將加倍努力,推動在香港實施共同分類目錄,以釋放跨境綠色資本流動的潛力,通過能力建設和與開發教育項目,加強和擴大香港的綠色金融和ESG人才資源,以及通過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研發更創新的大灣區綠色金融合作。」

年度論壇由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渣打銀行、羅兵咸永道、施羅德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瑞銀集團(UBS)、妙盈科技、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穆迪、Natixis 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及法國興業銀行贊助。

[1] 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六個工作小組包括(1)2021-22 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年度工作總結、(2)跨境綠金產品標準、(3)粵港澳大灣區建築脫碳研究 | 粵港澳大灣區深度減排路徑和轉型金融機遇、(4)粵港澳大灣區綠色供應鏈金融、(5)大灣區氣候基金研究(6)大灣區綠色金融標準互認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及秘書長成員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副會長及秘書長成員

關於香港綠色金融協會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於2018年9月成立,並為支持香港及其他地區的綠色金融和可持續投資發展,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對接平台。協會旨在調動公私營的資源和人才以製定綠色金融政策,促進金融機構內的綠色金融業務和產品創新。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主要目標是將香港定位為領先的國際綠色金融中心,透過為香港金融機構提供更多渠道和機會,參與本地、內地和「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綠色融資交易,以回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協定》的全球趨勢。

香港綠色金融協會的主要活動由八個工作組負責,分別是綠色及可持續銀行、綠色及可持續私募基金、綠色及可持續房地產、綠色債券及產品創新、ESG 披露及整合、政策研究與宣傳、綠色及可持續保險,以及對外合作。

關於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聯盟是香港綠色金融協會、廣東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及澳門銀行公會共同發起的工作協調機制。聯盟旨在推動綠色金融的資料搜集、標準及認證,並把握廣東省的綠色投資需求及香港澳門的綠色金融能力,推進有利於大灣區的綠色投資。

美通社新聞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風能行業警告:在 COP27 之前,政府需要採取行動解決能源安全和氣候危機
Next Post: 水原華城舉辦四項代表性慶典活動

Related Posts

  • 東軟教育公布2022年年度業績 美通社新聞
  • 未來資產全球ETF業務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美元 美通社新聞
  • XTransfer 將以獨角獸身份前往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第54届年會」 美通社新聞
  • XTrend成為Wish for the Stars贊助商,為低資源地區兒童提供幫助 美通社新聞
  • 菲律賓遠東大學2020-2021 學年的數學和商管課程將使用麥格勞希爾 ALEKS® 適性化學習軟體平台 美通社新聞
  • 豆豆娃娃的發明人泰伊-華納發佈限量版小熊,支持United Way Worldwide的新冠肺炎救助努力 美通社新聞

Categories

  • Automotive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Gadgets
  • Innovation
  • 中國內銷
  • 中小企活動資訊
  • 人力資源
  • 個人發展
  • 創業
  • 宣傳推廣
  • 專業服務
  • 市場資訊
  • 政府政策
  • 特約專欄
    • Drucker & Music
    • 原少風專欄
    • 營商滋味
    • 疫景「磨劍」
    • 白武士秘笈
  • 生意營運
  • 科技應用
  • 網上宣傳
  • 美通社新聞
  • 財務
  • 方瀛實力榮膺亞洲資產管理雜誌Best of the Best年度大獎 美通社新聞
  • Acclime凱晉整合雷博品牌,鞏固中國業務 美通社新聞
  • 移卡本地生活開放平台全年GMV同比增長894% 美通社新聞
  • Equativ 增強策劃產品的效能,在不斷變化的身分認同環境中推動更好的可定址性 美通社新聞
  • 香港僱員選擇僱主時著重工作穩定性多於薪酬 人力資源
  • Hard Rock International 與 Lionsgate 的《殺神 John Wick 4》合作,為全球粉絲帶來獨家體驗和驚喜 美通社新聞
  • Ailytics籌資270萬美元,為重工業提供新一代基於場景的AI監控 美通社新聞
  • 尋回內心一個真正的自己 原少風專欄

Copyright © 2025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