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提供多元化SME/SMB服務資源,包括成立公司、商標、會計、財務、秘書、電訊、宣傳等中介服務。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私隱聲明
  • 公司營運
    • 成立公司、開公司、註冊公司、香港有限公司
    • 公司秘書
    • 會計服務 Accounting
    • 報稅 Taxation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財務
    • VISA、MC 信用咭機 / 網上收款
    • 查詢TU信貸報告
  • 網站及設計
    • 網站設計
    • 設計及撰稿
      • 品牌設計
      • 翻譯、稿件編撰
    • 網站寄存
    • 付款平台
      • VISA / MC 網上付款
  • 辦公室服務
    • Coworking – Hot Desks
    • 尖沙咀共享工作室
    • 蒸餾水: 冷熱水機
  • 電訊服務
    • 商業寬頻優惠
    • 話音及互聯網服務
    • 自動回覆客服系統AutoReply System
  • 網上推廣
    • 數碼線上推廣方案
    • eDM 電郵推廣平台
    • eDM 電郵廣告
    • 網站寄存
  • 電子管理系統
    •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HRM)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電郵推廣發放平台
  • 網上資源
    • 中小企:政府的資助
    • 申請科技卷的手續
    • 中小企產品 / 服務 (供應商名錄)
    • 貿發局中小企資源
    • 工貿署: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
    • SME One 中小企一站通
    • 中小企商會名單
  • Toggle search form
  • eftPay連續第三年參與亞洲零售博覽會 美通社新聞
  • 达势股份-達美樂中國(1405.HK)將於2024年8月28日公佈2024年中期業績 美通社新聞
  • 連鎖藥店株式會社Mik Japan開國際網店Samurai Drugstore 美通社新聞
  • 貴州旅游創新產品迎貴客—-「機景聯動•飛閱貴州」和冬游貴州旅游產品發布 美通社新聞
  • 中國海油A股成功上市 揚帆遠航續寫新篇章 美通社新聞
  • 匯邦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納斯達克編號:AGBA)宣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 中國內地及香港經濟反彈提供巨大增長機會 美通社新聞
  • 世界500 強企業思維實戰應用講座:產品發績攻略 中小企活動資訊
  • Tanla Solutions Ltd任命三名新董事 美通社新聞

畢馬威預測2019消費品和零售行業併購三大趨勢

Posted on 2019-05-21 By info@prnasia.com

提供優質產品和創新技術的公司更容易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

香港2019年5月21日 /美通社/ -- 畢馬威發佈《2019年消費品和零售行業並購趨勢》報告,為行業人士與投資者提供專業的行業前沿觀察,助力市場決策。畢馬威認為,2019年,經濟形勢上的不確定性和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將影響企業併購活動,全球投資併購成交總量可能會有所回落,但在一些受歡迎的類別和市場,成交量將有所提升。畢馬威預料亞太地區將成為跨國企業的戰略增長計畫重點,以尋求更多的投資併購機會。

畢馬威預測2019全球消費品零售行業並購三大趨勢

在報告中,畢馬威根據自身的行業洞察與專業分析,確定塑造2019年消費品零售行業投資並購格局的三大趨勢分別為投資組合優化、「健康理念」驅動的商業模式及數位化轉型。

投資組合優化:配置最優組合

為應對消費者行為的快速變化,消費品和零售企業將持續優化投資組合,包括與自身同類型或類似的高增速企業合併,或出售非核心業務的資產以投放更多資金在核心業務上。

「健康理念」驅動的商業模式

近年來,消費者追求綠色消費和優質消費的趨勢引起投資者的注意。健康理念的影響是多維度的,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將是消費品和零售行業企業面臨的核心挑戰。而企業和投資人保持競爭力及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在於如何快速發展出一套自己的生產策略。

畢馬威預測,由「健康理念」驅動的投資併購交易將在2019年持續增長。預計在2019年食品飲料細分行業中與無酒精飲料相關的交易將主導市場,位列第二、三位的將是化妝品和寵物產品。

數位化轉型持續深化

2019年,消費品和零售行業的數位化轉型持續深化,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分銷管道和提高客戶觸達,另一方面則線上線下全管道優化客戶體驗,以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品牌忠誠度。

畢馬威預測,在2019年,零售商和品牌商將繼續通過兼併具有技術能力的企業或與科技公司合作的方式來轉型商業模式,這一重要趨勢也將主導併購市場。境外企業在亞太地區投資趨勢持續強勁。

2018年,亞太地區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的目光,企業併購的增長大部分來自於非亞太地區買方對亞太地區的投資,相信此趨勢將在未來幾年延續。畢馬威認為,2019年,更多的跨國企業將在亞太地區尋求更多的投資併購機會,主要由於亞太地區提供多個增長機遇。其中,個人收入增長帶動亞太地區消費者的消費水準及改變其消費模式,手機及互聯網的普及使消費者更追求顧客體驗及多管道服務。

畢馬威中國全球戰略服務合夥人林偉介紹:「針對中國投資市場而言,提供優質產品和創新技術等獨特定位的公司更容易在中國市場上獲得成功,因為在這些關鍵方面他們比當地公司更具競爭優勢。相比傳統的投資並購或者股權投資,這些企業可以探索進軍不同市場的可能性,比如新建投資(指跨國公司等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依照東道國法律設置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戰略聯盟、與跨行業企業進行合作等方式。」

畢馬威簡介

畢馬威在中國十九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約12,000名,分佈在北京、北京中關村、長沙、成都、重慶、佛山、福州、廣州、杭州、南京、青島、上海、瀋陽、深圳、天津、武漢、廈門、西安、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畢馬威以統一的經營方式來管理中國的業務,以確保我們能夠高效和迅速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畢馬威是一個由專業服務成員所組成的全球網絡。成員所遍佈全球154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專業人員200,000名,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獨立成員所網絡中的成員與瑞士實體 — 畢馬威國際合作組織(「畢馬威國際」)相關聯。畢馬威各成員所在法律上均屬獨立及分設的法人。

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合資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8月1日,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畢馬威香港的成立更早在1945年。率先打入中國市場的先機以及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中國多家知名企業長期聘請畢馬威提供專業服務,也反映了畢馬威的領導地位。

美通社新聞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完成10億美元私募後,UNUS SED LEO代幣將在Bitfinex上交易
Next Post: 全新升級的ISLE2020將在深圳新展覽中心綻放

Related Posts

  • Riyadh Air 與 Loyalty Juggernaut 合作推出新一代數碼忠誠度計劃 美通社新聞
  • 看好共居住宿前景 安怡居成立十週年獲兩家創效投資基金注資 美通社新聞
  • GMG 推出其「做出改變」永續策略框架 美通社新聞
  • 金界控股獲權威財經雜誌《機構投資者》評為「榮譽企業」 美通社新聞
  • MyGroser預計在線雜貨業務加快增長 開始為東南亞業務擴張進行融資 美通社新聞
  • 樂風集團夥房地產基金 SC Capital Partners 收購鴨脷洲住宅地盤 美通社新聞

Categories

  • Automotive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Gadgets
  • Innovation
  • 中國內銷
  • 中小企活動資訊
  • 人力資源
  • 個人發展
  • 創業
  • 宣傳推廣
  • 專業服務
  • 市場資訊
  • 政府政策
  • 特約專欄
    • Drucker & Music
    • 原少風專欄
    • 營商滋味
    • 疫景「磨劍」
    • 白武士秘笈
  • 生意營運
  • 科技應用
  • 網上宣傳
  • 美通社新聞
  • 財務
  • 「GO UNREAL」:2022 年 #ABUDHABIGP 門票現已發售,SWEDISH HOUSE MAFIA 將成為星期五賽後音樂會的頭條新聞人物 美通社新聞
  • 環境省將舉辦線上環保展「Virtual Japan Pavilion」 美通社新聞
  • Hard Rock International 舉辦 Hard Rock Hotel Athens 奠基儀式 美通社新聞
  • 創世紀集團控股宣佈計劃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之詳情 美通社新聞
  • 十如舉辦十如仕x美團道路安全聯合推廣活動、2023中國 — 東盟市長論壇及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青年專業人才SDG創新加速器計畫 美通社新聞
  • 保險科技公司康語獲得千萬級美元A輪融資 美通社新聞
  • 濱海灣金沙開創款待业奢華新時代 美通社新聞
  • 澳門悦榕Spa屢獲國際大獎 美通社新聞

Copyright © 2025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