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提供多元化SME/SMB服務資源,包括成立公司、商標、會計、財務、秘書、電訊、宣傳等中介服務。

  • 首頁
    • 關於我們
    • 私隱聲明
  • 公司營運
    • 成立公司、開公司、註冊公司、香港有限公司
    • 公司秘書
    • 會計服務 Accounting
    • 報稅 Taxation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財務
    • VISA、MC 信用咭機 / 網上收款
    • 查詢TU信貸報告
  • 網站及設計
    • 網站設計
    • 設計及撰稿
      • 品牌設計
      • 翻譯、稿件編撰
    • 網站寄存
    • 付款平台
      • VISA / MC 網上付款
  • 辦公室服務
    • Coworking – Hot Desks
    • 尖沙咀共享工作室
    • 蒸餾水: 冷熱水機
  • 電訊服務
    • 商業寬頻優惠
    • 話音及互聯網服務
    • 自動回覆客服系統AutoReply System
  • 網上推廣
    • 數碼線上推廣方案
    • eDM 電郵推廣平台
    • eDM 電郵廣告
    • 網站寄存
  • 電子管理系統
    • 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HRM)
    • 會計軟件手機App+MYOB
    • 電郵推廣發放平台
  • 網上資源
    • 中小企:政府的資助
    • 申請科技卷的手續
    • 中小企產品 / 服務 (供應商名錄)
    • 貿發局中小企資源
    • 工貿署:中小企業支援與諮詢中心
    • SME One 中小企一站通
    • 中小企商會名單
  • Toggle search form
  • HKIRC全力支持政府落實公務員疫苗假期 美通社新聞
  • 順豐同城榮獲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 美通社新聞
  • Firstrade第一證券推出全新升級Android安卓版無傭金交易App 美通社新聞
  • 亞博科技贏得2019年首批中國體育彩票終端機招標 美通社新聞
  • JPEX官方特別澄清啟示 美通社新聞
  • AMN的年度通話處理量突破10億里程碑 美通社新聞
  • 為打造世界一流設計之都貢獻「復星力量」 美通社新聞
  • <<如何最佳運用政府專項基金>> 講座 中小企活動資訊

醫護界 人力攻守策略

Posted on 2014-12-172015-01-14 By Admin

Anesthesiologist looking at monitor during surgery醫護已成為長青行業,不過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亦面對空前挑戰,尤其醫療人才培訓需時,須及早制訂人力發展策略。圓桌會議嘉賓逐一剖析各類醫療人手所面對的挑戰,並道出相關對策。

護士:與病人比例嚴重失衡
目前醫療界全線人手短缺,當中護士缺人問題甚受關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兼香港護士管理局主席李子芬教授指出,有研究顯示部分醫院護士對病人比例達1:10 至15,而夜更護士對病人比率要再增1倍,遠高於世1:4至6的標準。

過往10年註冊護士人手增長緩慢,目前註冊護士有3.3萬人,只較2004年增加2,000人,10年增幅僅4.8%,同期登記護士人數大減逾1成。護士人手出現大缺口,究其原因,是護士培訓學額曾一度大減,以致人力供應長期不足,終陷「爆煲」局面。李子芬指出,約20年前公營醫院護士學校為本港護士培訓主力,每年有2,000名護士畢業,後來當局停辦所有課程,轉由大學培訓護士,但初期3所大學每年合共只有150學額,以致護士畢業生驟減,人力供求大為失衡。雖然目前3所大學每年資助學額增至660個,醫管局3家醫院亦重開護士課程,加上其他私人營辦課程,每年訓練2,000新血,但只回復廿年前供應水平。

李子芬指出,每年2,000名畢業生當中,約1,500人受聘公立醫院,餘下500人投身私人市場、安老院、社區院舍等,能否應付需求成疑。若要增加護士數目,須增撥資源加強培訓,容納更多有志者入行。李子芬指出,中大每年提供約200個護士學額,申請者卻有逾1萬人。「很多年輕人富熱誠和能力入行,惟學額是很大限制。」

醫生:兩波退休潮湧至
目前本港約有1.3萬名醫生,較10年前增加近2成。隨著醫療服務需求急增,公院醫生人手需求將在未來30年持續攀升。當局預計到2041年,公立醫院將需額外增加6,200名醫生,此數尚未計及退休要填補之空缺。

醫院管理局人力資源主管李德麗醫生指出,醫生人手將出現兩波退休潮。「第一波在2016年出現,而第二波在2022年開始,屆時中大醫學院首屆畢業的醫生將屆退休年齡,令退休人數劇增。醫生退休潮帶來兩大挑戰:既令人手驟減,亦導致經驗流失,若大量專科醫生退休,或導致specialist gap出現,故不單要填補空缺,也要設法保存經驗。」李德麗指出,醫管局訂立多項措施應付人力挑戰,包括增聘醫生人手、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培訓,並招募退休醫生留在醫療體系服務。

目前當局正設法增加醫生人手供應。本地兩家大學醫科畢業生數目將持續增加,由目前每年約250人增至明年350人,而2018年則升至420人。此外,海外醫生來港執業試亦由每年1次增至2次,希望吸納更多海外醫生來港。


牙醫:最少欠200人
除了醫生,牙醫亦將現退休潮,香港牙醫學會會長梁世民醫生說:「目前本港約欠缺200至300名牙醫,而未來10年陸續有牙醫達退休年齡,料人手供應將快速下降。」社會對牙科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政府把長者醫療券擴展至牙科服務,關愛基金亦提供相關資助。梁世民說:「本港一直欠缺公營牙科政策,1,600名私人執業牙醫提供了9成牙科服務。近年業界與政府合作,組織外展牙科服務隊到全港院舍為長者提供服務,而協會亦組織『關愛牙醫』,以近於半義務性質,為申請關愛基金的長者提供服務。」

梁世民指出,早前學會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牙醫工作的繁忙程度,結果發現10年前市民預約牙醫求診需1至2天,目前至少要3星期,可見牙醫工作量大增。梁世民表示,業界人手短缺問題非短期可解決,目前香港大學菲臘牙科醫院每年只培訓約50名牙醫,當局亦意識到缺人問題迫切,擬把學額增至60至70人。至於海外醫生來港執業試,目前每年舉行1次,但合格率相當低。「考試分為3部分,去年第1部分考試共44人應考,有40人不合格。」

藥劑師:仍要人手入藥
過去10年本港醫療專職發展迅速,當中藥劑師人手增長極快。去年本港有2,151名藥劑師,較04年的1,470人增加46%。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指出,藥劑師人手增長較快,與大學增辦課程有關。以前香港只有中文大學開辦藥劑學學士課程,後來香港大學於2009年推出藥劑學課程,令人手供應大幅上升。此外,海外畢業生回流亦日漸普遍,尤其英、美、澳等地藥劑師人手過剩較難找到工作,因此不少香港學生選擇回港,令人手供應增加。

雖然藥劑師可從多方面吸納人手,但同時也面對不少挑戰。鄭綺雯指出,目前不少藥劑師擔任專業職務之餘,亦要「落手落腳」兼顧前線配藥工作,如入藥也得親手執行。「藥物入樽、入袋,內地醫院早已採用機械代替人手,但本港醫院仍未實行自動化。若能減輕這些工作,藥劑師能更集中處理專業職務,如檢視處方藥物和病人諮詢等工作。」

職業治療師:人手增長有限制
職業治療是另一增長迅速的醫療專職,它是一種康復治療,職業治療師透過活動及療 程,幫助病患者或有特殊需要人士,增強體能及心智功能、預防傷病。服務對象如中風人士、骨折人士、嚴重病患康復者、精神病、特殊學習障礙人士等。

醫管局資料顯示,2012至13年度職業治療就診人次達185萬。去年本港共有1,519名職業治療師,較04年增加43%。香港職業治療學會主席陳恩賜指出,從業員增幅顯著,因以往人手基數較少,而近年市民對職業治療的認識日益提升,因此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但業界人手增長有一定限制,目前只有香港理工大學開辦職業治療學士課程,亦較少職業治療師回流香港發展。

前線崗位:長者照顧員缺人25%
在醫療體系中,前線護理支援人手正面臨巨大挑戰。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指出,隨著人口老化,長者照顧服務大增,但照顧員人手供應非常短缺,問題異常嚴峻。「保守估計,無論在醫療或社福界,照顧員皆欠缺15%至25%人手。」據統計處資料,目前「住宿護理服務」從業員約有2.8萬人,較2009年上升7.5%。

因此當務之急是設法吸納更多年輕人入行。林正財指出,安老業推出資歷架構是吸引人才新契機,業界透過舉辦資歷架構課程,可為年輕人提供清晰事業發展階梯,藉持續進修拾級而上。而靈實設有專門訓練計劃,讓年輕人接受在職培訓,在院舍擔任照顧工作,取得認可資歷後向上晉升,部分畢業生更持續進修報讀登記護士課程。

至於私營醫療機構方面,診所助護等前線崗位同樣渴求人才。盈健醫療主席陳健平說,該公司設有60多家醫療中心,除要增聘醫生和護士,亦須聘請大量診所助護。他指出,業界吸引年輕人入行,可從加強培訓和企業文化入手,讓年輕人看見上流機會。「我們為診所助護設立6級晉升機制,畢業生入行即使沒相關知識經驗,也可透過接受專業培訓,晉升至督導和管理職位,擔任診所主管。此外我們推廣關愛企業文化,讓年輕人藉幫助病人得到更大滿足感。」

衍生跨界別人才
人口老化既是挑戰亦是機遇,可促進產業發展,行業除需要醫療專職人員,未來更需有一批跨界別的人才。李子芬指出,為減輕老齡照護人手短缺問題,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新辦「老年學理學學士課程」,助學員掌握廣泛的老年學知識與技能,在長者復康及社區照顧機構內,擔任安老服務的規劃、推行及協調工作。她指出,首屆課程有20名畢業生,並全部就業,在社福機構工作。

醫療人手 10年增45%
從就業角度而言,醫療護理行業相較一些支柱行業,雖然就業人數較少,但近年人數增長卻十分顯著,遠高於其他行業。據統計處數據顯示,「人類保健服務」從業員目前人數達11萬,較04年的7.5萬增加了3.4萬人,增幅達45%。

值得留意是,一些專業醫療人員如藥劑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3大工種,10年間就業人數激增,升幅均超過4成。此外,前線護理支援人手如健康服務助理、病房服務員、病人服務助理,都是醫療體系中增長最快的工種,這點可從醫院人員編制變動中反映出來。據醫管局年報顯示,去年該等前線護理支援人員一共有11,048人,較2004年6,837人增長超過6成,佔整體員工比例亦由13%上升至17%。

從招聘形勢看,Recruit數據資料庫顯示今年1至10月醫療行業的職位數目,較去年同期有超過20%增長。未來人口老化日益嚴重,缺人問題只會更迫切。

Text:甄榮康

>> 以上內容由Recruit提供

人力資源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Post: 銷售員的成功秘訣
Next Post: 優質服務多行一步

Related Posts

  • 2014熱門行業發圍要訣 人力資源
  • 餐飲奮青 愈忙愈有戰鬥力 人力資源
  • 勇於說不 管好時間 人力資源
  • Randstad Workmonitor 2013 年第四季度調查結果:香港僱員對於 2014 年的展望 人力資源
  • 成功人士早午會做的事 人力資源
  • 逆境自強再創明天 人力資源

Categories

  • Automotive
  • Business
  • Entertainment
  • Gadgets
  • Innovation
  • 中國內銷
  • 中小企活動資訊
  • 人力資源
  • 個人發展
  • 創業
  • 宣傳推廣
  • 專業服務
  • 市場資訊
  • 政府政策
  • 特約專欄
    • Drucker & Music
    • 原少風專欄
    • 營商滋味
    • 疫景「磨劍」
    • 白武士秘笈
  • 生意營運
  • 科技應用
  • 網上宣傳
  • 美通社新聞
  • 財務
  • Element Six 與 Orbray 合作,提供全球最高品質的晶圓級單晶合成鑽石 美通社新聞
  • Parkopedia在中國為奔馳A級車提供停車服務 美通社新聞
  • 伊瑪爾酒店集團開展「Dinner on us」優惠活動 美通社新聞
  • 微軟宣布 Viva Sales 重新定義賣家體驗並提高生產力 美通社新聞
  • 華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與Miral宣佈在阿布達比雅斯島打造迪士尼主題公園及度假村的計劃 美通社新聞
  • 提著行李箱,出發去旅行:TRAVELPORT的新研究強調 2022 年旅遊的興奮點 美通社新聞
  • 千葉縣政府邀請遊客前往當地農場採摘CHI-BA+BERRY等草莓品種 美通社新聞
  • WebEx 網路會議 中小企勁慳62%成本 科技應用

Copyright © 2025 香港中小企資源服務網 SME.gig.hk.

Powered by PressBook News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