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22年4月27日 /美通社/ -- 美好社會是人類與環境和合共生的統一體,當人作為系統主體時,放大人類每一個正向行為,都將為環境和社會帶來可持續發展的強大驅動。
從古至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就根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淮南子》中「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的思想觀念,先秦時代「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同社會理想,漢代「第一神燈」——長信宮燈的環保製作理念,都在本質上與今天所說的可持續發展是相通的。
由古及今,可持續發展理念也在經歷著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國家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也開闢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
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在面對生態危機、疫情蔓延、文明延續等人類重大挑戰與關切時,如何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鑄就一個共榮共生的明天任重而道遠。面對共同挑戰,任何個體都不能獨善其身。在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中國作出了不懈努力——減少城市空氣污染,對可再生能源領域加大投資,立下『雙碳』目標等一系列舉措都彰顯了大國擔當。作為行業的領導者之一,畢馬威也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並承諾於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力爭做到行業模範。」
近日,畢馬威中國於4月27日在線上四地聯合發佈《我們的影響力計劃》,該計劃深刻融入「和合共生」理念,意在將關愛地球、以人為本、實現繁榮和治理原則四大核心領域融通一體,實現更廣泛的系統性變革。
畢馬威中國「我們的影響力計劃」主管合夥人、企業及公共事務部主管合夥人、華東及華西區首席合夥人楊潔表示:「我們的影響力計劃不僅僅是一份靜態的ESG報告,它涵蓋動態、演進的舉措,講述了畢馬威為在ESG領域為做到以身作則而作出的承諾和採取的行動。發佈這份報告,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加透明,也能夠激勵我們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我們相信,只有通過員工、各部門和利益相關方齊心協力朝著共同的目標邁進,才能把我們的影響力計劃付諸實踐。」
關愛地球——關愛環境,塑造持續未來
中國已制定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為此,企業正積極採取措施實現脫碳,並相繼發佈了各自的碳中和目標。畢馬威中國承諾於2030年實現自身運營淨零排放,並持續聯動商業夥伴以減少價值鏈中的碳排放量。過去一年,畢馬威積極推出內部環境政策,將環境因素納入業務運營之中,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採購100%可再生電力,並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上一年減少8.2%。
畢馬威中國首席運營官敖柏恩表示:「為了減少畢馬威的碳足跡並實現脫碳目標,我們必須投入精力和資源來提高我們的環境可持續性。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做出長期的、實際的承諾,攜手我們的利益相關方,並繼續以更可持續的方式發展。」
畢馬威相信,人與自然是生生不息的,人類需要學會與自然共處、共存,並珍惜它的一切。多年來,畢馬威一直與非營利組織合作,開展以淡水、濕地和海洋生態系統為重點的自然保護項目。
畢馬威中國華南區首席合夥人黃文楷表示:「2020年,我們與保護國際基金會合作,啟動了以社區為基礎的淡水保護項目,旨在保護廣東省東江流域的水資源,即廣東地區和香港的主要水源。該項目包括建設一個小規模濕地來處理生活污水,並為當地村民提供培訓,學習如何保護濕地資源。人工濕地於2021年4月22日(地球日)正式開放,該濕地不僅助於水流在匯入東江流域前得以淨化,也為村民們帶來了發展生態旅遊業的就業機會。我們計劃在2022年把項目範圍擴大到另一個村莊。」
2020年7月,畢馬威中國還在深圳灣與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啟動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項目,旨在監測和管理深圳灣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為濕地生物改善現有棲息地,同時提高員工和公眾的環保意識。該項目已為候鳥創造約7,000平方米的棲息地,並持續開展包括清除有害入侵植物在內的保育活動。
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包容多元文化
畢馬威倡導建設以信任為基礎的共融文化,積極倡導機會平等,努力消除就業和職業方面的歧視,在職場、市場和社區為女性賦能。截至2021年9月30日,畢馬威女性領導人員佔所有領導人員的42%,新晉合夥人中有54%為女性,董事會成員中有30%為女性。
畢馬威中國為員工的個人和職業發展提供豐富的機會。為員工提供人均70小時的培訓、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更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和晉升體系,以及完善的保險方案和健康計劃。除此之外,為了更加關注年輕員工的成長,畢馬威還成立了新世代委員會,助力年輕一代主動向管理層表達看法和建議。
畢馬威中國人才事務主管合夥人林琳表示:「人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為此,畢馬威十分重視有效溝通和員工參與。我們必須讓員工參與進來,不斷補充和優化我們的ESG 理念,並把畢馬威全球的ESG 目標內化到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只有這樣,語言才能有效轉化為行動,我們才能建立目標導向文化,並持續推動積極變革。去年,畢馬威也再次被傑出僱主調研機構認證為『中國傑出僱主』之一,同時,被《HR Asia》授予『2021年亞洲最佳企業僱主獎』。」
實現繁榮——團結共進,推動商業發展
ESG 在能為企業帶來長期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能帶來社會價值。ESG通過部門協作和業務融合來構築信任、加速發展,進一步融入業務條線和企業政策中,最終實現「負責任的企業」這一品牌形象。2021年10月,畢馬威宣佈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逾15億美元專門用於在全球推進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變革。通過該全球ESG戰略,畢馬威支援客戶、員工以及自身組織實現ESG轉型,並致力於積極應對這些挑戰,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和治理主管合夥人林偉提到:「去年,畢馬威全國辦事機構由26家增長至28家(現時已經增加到28個城市、31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家畢馬威智能創新空間(KDi)落戶深圳前海(現時我們已在大連開設第三家KDi),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添磚加瓦。除此之外,畢馬威始終致力成為最受信任、最值得信任的專業服務機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與多家非營利組織合作,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運用我們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資金資源,為我們所在的社區提供支持。」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首席合夥人、畢馬威中國北方區首席合夥人、畢馬威慈善基金主席鄒俊指出:「無論是對社區的支援,還是對終身學習的關注,亦或是對包容性發展的建設,畢馬威中國持續用行動踐行著社會責任與擔當。企業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因為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共同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目標。培育社會責任感的文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與利益相關方產生共鳴。更重要的是,這種文化讓我們得以回饋社會,建立公眾信任。過去一年,我們共向社區投入等值2,400萬元,貢獻3,690小時的志願者服務,並積極援助中國洪災救災行動。我們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社區創造積極影響。2021年,我們為慈善機構和非營利組織提供了約11,000小時的無償審計服務,提高了他們在財務方面的績效和可信度。」
治理原則——價值引領,踐行企業責任
「企業治理是我們業務運營的基礎,也是『我們的影響力計劃』的支柱之一。在畢馬威價值觀始終指導我們做事方式的同時,我們也需持續保持高標準的企業治理,」畢馬威中國品質及風險管理主管合夥人朱炳輝指出。
「為了有效落實『我們的影響力計劃』,我們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治理結構,在企業及公共事務部主管合夥人的領導下,成立了工作小組並指定人員來管理『我們的影響力計劃』的四大支柱。同時,我們也任命了一位ESG主管合夥人,監督我們提供給外部客戶的ESG戰略和服務,為其創造價值。作為董事會的成員之一,ESG 主管合夥人將幫助公司高層確定發展基調並推動關於ESG問題的戰略討論。
此外,在畢馬威中國《操守準則》和價值觀的指導下,我們致力於在整個事務所和日常工作中,以最高的個人和專業行為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致力抵制任何形式的腐敗。因為秉持誠信為本,我們得到社會的信任,也為畢馬威塑造出優秀的口碑。」
關於畢馬威中國
畢馬威中國在二十八個城市設有三十一家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14,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這些辦事機構緊密合作下,畢馬威中國能夠高效和迅速地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性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網絡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5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36,000名專業人員。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英國私營擔保有限責任公司。畢馬威國際及其關聯實體不提供任何客戶服務。
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 2012年8月1日,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畢馬威香港的成立更早在1945年。率先打入市場的先機以及對質量的不懈追求,使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中國多家知名企業長ACCOU期聘請畢馬威提供廣泛領域的專業服務(包括審計、稅務和諮詢),也反映了畢馬威的領導地位。